守护“星”途, 助力孤独症儿童教育新篇章

作者:培声听力语言中心

近日,教育部宣布一项重要举措:孤独症儿童正式纳入特殊教育统筹范围,并发布了《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这一政策旨在进一步提升孤独症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并为这些“星星的孩子”创造更加友好的成长环境。


图片
图片

政策暖光:为孤独症儿童

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这次新政策的发布,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 教育经费提升:将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从每年6000元提升至7000元以上,为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保障。

  • 个性化支持:探索助教陪读制度,确保孤独症儿童在课堂上能获得专属的帮助。

  • 专业师资培养:鼓励师范类院校设立孤独症教育专业,为孤独症教育提供更多专业人才。

  • 特殊学校建设:在大中城市建设孤独症特殊教育学校,为孩子们提供更适合的教育环境。


图片

了解“星星的孩子”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孤独症儿童常表现出以下核心症状:

  • 社交障碍: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或与人建立互动。

  • 语言沟通困难:语言表达延迟或存在特殊语言模式。

  • 重复刻板行为:对某些行为或兴趣有强烈的依赖性。


图片


孤独症儿童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仿佛生活在自己的星球,与外界保持着某种距离。


根据今年3月份发布的《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Ⅴ)》保守估计,我国约有200万孤独症儿童,并且每年新增约16万。


图片

科学干预:帮助孩子迈出成长第一步


科学研究表明,早发现、早干预是提升孤独症儿童能力的关键。常见的干预方法包括:

  • 应用行为分析(ABA):通过分步骤训练,引导孩子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 自然情景干预: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有趣的互动提高语言与社交技能。

  • 多感官统合训练:改善感官统合能力,促进大脑与身体的协调发展。

早期干预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沟通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也能大幅改善孩子在家庭、学校课堂生活中的表现。


图片

孤独症语言和社交干预原则


图片


01.

全面评估与科学诊断:

干预的第一步


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方案离不开专业的评估和诊断。家长应带孩子前往医院接受来自医生的科学、全面的诊断,明确其发育水平、语言与社交能力以及核心问题所在。通过专业的诊断,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能力特点,还能为后续干预提供精准、科学的指导依据。

02.

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核心


基于科学诊断,为每位孤独症儿童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干预课程。这些课程覆盖语言表达、社交互动和生活技能等关键领域,同时结合孩子的兴趣和优势,以激发其学习动力,实现有效干预。

03.

情景化:贴近实际生活


干预内容和方法应尽量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场景。治疗目标围绕学习、生活和社交需求展开,例如在家庭、学校或社区中,帮助孩子进行语言表达和社交互动。情景化干预能显著提升儿童在实际环境中的功能性表现,促进技能的迁移和应用。

04.

专业化:提升干预质量


干预应以科学循证为基础,依赖高水平的专业团队。由科班出身、持有言语语言病理师或康复师资质的临床专业人士,为孤独症儿童和家庭提供康复和指导。

05.

家庭化:家庭参与的重要性


除了专业机构的干预,家庭在干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持续的支持与陪伴,通过家庭化的训练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最佳伙伴,共同推动其发展与进步。

06.

持续性:确保干预效果的延续


孤独症干预需要贯穿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持续性干预能够帮助儿童巩固已有技能,并根据成长需求动态调整目标与方法,从而实现长期效果的最大化。

7.

多学科协作:整合资源与支持


高效的干预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包括医生、特殊教育教师、言语语言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等。通过跨专业协作,可以全面覆盖儿童的语言、社交、感官、情绪等各方面发展需求,提供全方位支持。


图片

爱与温暖:

因为每一颗星星都值得被看到


每一位孤独症儿童,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他们或许无法用传统的方式与世界互动,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拥有自己的光芒。


孤独症儿童的成长之路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社会倡导:推广孤独症教育知识,提升公众认知,了解孤独症,消除偏见,构建包容社会,让更多人懂得如何与“星星的孩子”相处。

成为伙伴:无论是医生、治疗师、家长、教育者、还是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孤独症儿童成长路上的同行者。

孤独症儿童的世界或许安静,却并不孤单。因为有爱,有政策的支持,有专业人士、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他们的未来将更加明亮。


愿每一颗“星星的孩子”都能在爱的呵护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图片

尾声


图片

作为专注于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机构,培声长期致力于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和教育支持。我们的服务以科学为基础,以爱为核心,旨在帮助每个孩子更好地与世界连接。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