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聚焦】标准化临床工具与培训推动我国儿童语言障碍诊治
作者:培声听力语言中心
【权威聚焦】
标准化临床工具与培训推动我国儿童语言障碍诊治
2017年11月11日,美国史密斯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儿童心理语言学家及儿童语言评估权威专家Jill de Villiers教授与培声听力语言中心主任、美国言语-语言病理学家与听力学家刘雪曼教授在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ASHA)年会上,分享了近年来美国培声科研团队在中国儿童语言障碍循证医学诊治方案的科研结果与专业教育的初步成果。
基于循证科研的临床工具与教育
在过去的七十年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英语国家对于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语言发展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基础研究[1]。立足于这些基础研究,儿童语言障碍诊治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科研[2-6],衍生出一系列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针对不同年龄段与不同语言组成部分的诊断性评估和治疗工具[7-11]。为了确保这些工具的正确使用,只有持有硕士或以上学历、具有一年或以上临床经验并持有权威行业协会颁布的临床资格证书的言语-语言治疗师才可以使用。
与国外的情况截然不同的是,我国儿童语言发展的科研仍处于起步阶段,汉语的科研资料在现阶段十分有限,而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临床科研更是寥寥可数,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接受过全日制言语-语言病理学专业教育的治疗师配比也严重不足。美国培声的一份针对中国大陆200余名儿童语言障碍诊治领域专业人士的调研显示,“缺乏准确全面的诊断工具”,是当前专业人士眼中面临的最大临床挑战。
对本土化语言评估工具的需求
面对众多专业人士对于先进诊断工具的需求,将现有的英语工具翻译成普通话无疑是最“便捷”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并不可取。
首先,由于普通话和英语源自两种不同的语系,所以两种语言的语义、句法等语言原理也截然不同。例如,英语的名词后缀 –s 和–es用于表示词语的单数和复数性质, 英语的动词后缀 –er 可将动词变成名词,这些词语的变化在普通话中都是不存在的。此外,英语通过句子中动词的不同形式来体现时态的变化,而普通话中则用“了”、“着”这类时态助词来表示。
其次,中国与英语国家儿童的语言发育进程不同。临床上,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协会出版的第五版《神经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儿童语言障碍的诊断标准为:儿童的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在不同的语言领域(比如词汇,句子结构和叙事)“大幅度地、可量化地”低于同龄儿童语言水平。由于中国儿童与英语国家儿童对于词汇、句法等习得进程不同,基于其他国家儿童语言发育常模的标准化诊断工具无法准确地测量中国儿童的语言能力,以及他们在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无法作为语言障碍的诊断依据。
因此,国内专业人士暨需本土化的、基于中国大陆儿童语言发育常模科研结果的普通话语言评估工具,开展循证科研以及研发基于循证科研的本土化临床工具迫在眉睫。在这一需求下,梦想普通话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标准化评估DREAM-C(Diagnostic Receptive and Expressive Assessment of Mandarin – Comprehensive)应运而生。
中国大陆首个诊断性儿童普通话标准化语言测试
研发标准化测试工具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四个要素:
第一, 需要了解正常儿童在各个年龄段的语言发展进程
第二, 测试问题需要分辨出受试儿童是否具有某些具体的语言能力
第三, 新的测量工具需符合现存的衡量临床测试的金标准
第四, 测试需准确辨别正常发育和语言发展滞后的孩子
经过大量学术讨论和团队前期多项科研结果,由中美两国心理语言学家、语言学家、言语-语言病理学家,以及测试统计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设计了DREAM-C评估的题目,覆盖2.5到8岁普通话儿童需习得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词义、句法等各个不同的语言领域。考虑到中国丰富的方言类型,团队引入了方言差别分析(Dialect Difference Analysis Measurements),剔除了被区域性方言影响的测试题目,尽可能减小了方言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同时,科研团队启动了大规模科研项目,建立了中国大陆首个儿童语言发育常模,完善了DREAM-C的标准分机制。数据采集样本包括969位普通话儿童,这些孩子来自中国多个省市,年龄是在两岁六个月和七岁十一个月之间。基于2010年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科研团队将儿童的数据依年龄,性别,城市或郊区,区域,第一看护人的教育程度等比例进行了匹配,力求最真实地体现中国大陆2.5-8岁儿童群体的发育情况。
科研结果显示,DREAM-C整体语言,以及听力理解、语言表达、词义和句法等单项语言的题目设置,与各年龄段儿童的相应的语言发展进程成较高的相关性。
语言领域
相关性
整体语言
.85
听力理解
.81
语言表达
.83
词义
.78
句法
.79
2015年,DREAM-C科研团队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同开展了针对DREAM-C评估信度和效度的进一步研究。研究选取230名普通话儿童,年龄分布在2岁6个月-7岁11个月之间,并排除了其他感官障碍或认知障碍。每一位儿童首先接受了当时中国儿科医生普遍使用的儿童语言障碍临床诊断方法(即依靠家长主诉和儿童发育进程量表),之后再接受DREAM-C评估,并把儿童分为两个年龄段收集他们的自发语料:通过引导自发语言的游戏来采集2岁6个月至4岁5个月儿童的自发语料,通过看图叙事的形式来收录4岁6个月至7岁11个月儿童的自发语料。
由于当时在国内还没有儿童语言障碍“金标准”的诊断评估作为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参照,科研团队将儿童自发语料分析结果和当时儿科医生普遍使用诊断结果结合起来作为参照,DREAM-C显示了优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 0.95 和 0.82),和国际上英文的儿童语言障碍“金标准”的诊断工具相似。
灵敏度
特异性
金标准(自发语料分析与儿科医生诊断结果结合)
.95
.82
专业指导+资格培训——确保临床诊断准确性
能够获得前沿的诊断工具,无疑是中国儿童语言障碍诊治专业人士的福音。而如何确保临床工具使用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具精准、全面的特点,从而造福中国语言障碍儿童和儿童家长,也被DREAM-C的专家团队纳入了考量。
由于中国2013年才刚刚建立“言语听力学”本科专业,目前绝大多数儿童语言诊治专业人士都尚未接全日制的言语-语言病理专业教育。因此,就工具本身的操作而言,需要具备自动化的特点,以确保诊断流程的一致性和结果的准确性;而就临床工作者的资质而言,只有接受了系统的儿童语言障碍专业培训并获得诊断资格的专业人士,才能使用DREAM-C为儿童诊断,以确保工具的正确使用和诊断结果的正确解读。
为了向国内专业人士普及与国际接轨的儿童语言障碍诊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操技能,自2016年以来,培声的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团队先后在深圳、重庆、上海、广州和青岛开展“美国培声儿童语言障碍临床专业资格培训”。培训包括临床理论和实操两部分,涵盖儿童语言障碍诊断和康复基本理论知识、案例分析、DREAM-C标准化诊断和康复计划制定的实际操作、家长咨询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截至目前,已经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195名专业人士与28名听力言语康复学专业本科在校学生参加了培训,并获得培声颁发的专业资格。其中,超过半数专业人士为医生,三分之一是康复治疗师和特教老师,超过80%具有5年以上从业经验,46%持有硕士或博士学历。
接受培训后,100%专业人士表示培训内容对临床工作有帮助,85.19%表示确信能够独立使用DREAM-C为儿童进行标准化语言评估,87.41%表示能够独立根据DREAM-C诊断报告为儿童设计非标准化评估,92.86%表示掌握了SMART康复计划制定原则,75%表示确信能够独立根据全面语言评估结果为儿童制定个体化的短期和长期康复计划。
培训实操课程共有两天,第一天由学员分组互相测评,第二天则以小组为单位为正常发育、听障或语言障碍儿童进行评估。在第二天实操课程后,85.19%的学员确信能够独立操作DREAM-C,相比第一天实操课程后的75.71%增加了近10%。全程培训过后,86.71%的学员认为能够将培训所学大多数知识与技能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学员普遍表示,他们在培训中学习到了前沿的临床技术和系统的理论框架,并表示将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更有效地帮助语言障碍儿童和儿童家长。
引用文献
[1] MacWhinney, B., & Snow, C. (1985). The child language data exchange system.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12271–295. doi:10.1017/S0305000900006449
[2] Crain, S., & Thornton, R. (1998). Investigations in universal grammar: A guide to research on the acquisition of syntax and seman-tic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3] de Villiers, J., & Roeper, T. (Eds.). (2011). Handbook of generative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cquisition (Vol. 41). New York, NY: Springer.
[4] Guasti, M. T. (2004).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growth of grammar. Cambridge, MA: MIT Press.
[5] Hoff, E. (2014). Language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CA: Cengage Learning.
[6] McDaniel, D., McKee, C., & Cairns, H. S. (1996). Methods for assessing children’s syntax. Cambridge, MA: MIT Press.
[7] Dunn, D. M., & Dunn, L. M. (2007). 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Manual. San Antonio, TX: Pearson.
[8] Hresko, W. P., Reid, D. K., & Hammill, D. D. (1999). TELD-3: Test of Early Language Development: Examiner’s manual. Austin, TX: Pro-Ed.
[9] Semel, E. M., Wiig, E. H., & Secord, W. (1996). Clinical Evaluation of Language Fundamentals: Observational rating scales. San Antonio, TX: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10] Seymour, H., Roeper, T., & de Villiers, J. (2005). The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Language Variation (norm-referenced version). San Antonio, TX: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11] Zimmerman, I. L., Steiner, V. G., & Pond, R. E. (2002). Preschool Language Scale. San Antonio, TX: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