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培训专家在线答疑精彩回顾
2021年9月5日,培声听力语言中心—中国儿童医疗之家联合公益培训,暨“培声听力语言中心儿童语言临床儿保基础知识培训”与“中国儿童医疗之家灿烂明天0~3岁儿童正常体检流程初级培训”举办了首次专家在线答疑。
答疑持续1小时,培声与中儿的三位专家共回答了13道儿保同仁们关注的临床问题,题目涉及婴幼儿常规体检、眼外观检查、新生儿补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语言障碍、语音障碍、儿童语言筛查、评估及早期干预等专业领域,共有1600余名儿保同仁上线观看了答疑直播并与专家们交流互动。
应众多同仁们要求,我们在此分享专家直播答疑的部分录像,希望尽可能支持大家的专业学习。
问题列表:
灿烂明天正常体检问卷如何下载及应用?
国外进行儿童语言筛查普遍用什么样的工具?目前我们临床上使用的ASQ, Gesell这类工具可以用作语言筛查吗?
婴幼儿眼外观检查,斜视是什么意思?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病率及自愈的可能性?
孩子语言筛查不通过的话,如果家长问我后续干预怎么做,我该如何回答?我们医院没有言语治疗师。
在直播过程中我们也收集到了许多学员们的提问,专家们挑选了部分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此为大家作答:
Q1:请问老师在基层应该如何做语言干预呢?一部分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该如何指导家庭进行干预指导?
Q2:如果我们想学语言干预,如何进行?
答疑专家
刘雪曼
培声听力语言中心及其博鳌国际医学中心主任
美国认证言语语言病理师及听力医师
上面两个问题比较相似,所以我为学员们合并回答。
在第五周的公益培训内容《家长配合进行语言干预,是否有效?》中,我们为专业人士们总结了指导家庭干预的“三步路径”,其中,较为适用于基层医院和诊所的路径为:
1.在门诊中,结合使用儿童发育里程碑或经过信效度检验的标准化儿童发育筛查(如ASQ),与经过信效度检验的标准化语言和沟通筛查(如DREAM-IT-S梦想婴幼儿语言沟通筛查),开展婴幼儿语言沟通发育的普遍筛查,尽早鉴别出面临语言发育迟缓风险、有早期干预需求的婴幼儿和家庭。(在此友情提示儿保同仁们,语言沟通筛查结果不能作为儿童的诊断结果,进一步的评估诊断及个体化干预还需向上级医院转诊)。
2. 在科室中开展循证系统的家庭干预指导培训,指导家长将科学的互动方法融入和孩子的日常互动中,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
这类的家庭干预指导培训适用于以下三类儿童:
·已经确诊为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
·未通过筛查,面临语言发育迟缓风险的儿童
·正常发育儿童
基层医院的同仁们可以点击链接了解“培声儿童语言家庭培训师专业资格培训”,目前,全国已有近千名专业人士参加了培训并获得培声“家庭培训师”资格,已经有近50家医院在培声的专业支持下开展超过百场“儿童早期语言家庭训练课程”,既有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也有市级、区级甚至社区级妇幼保健院和卫生中心,其中有近十家医院已经把“儿童早期语言家庭训练课程”作为常规临床服务项目每月定期开展。
3. 以上的两步路径较为适用于基层医院。而对于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语言障碍有一定临床经验、资质地方医院,甚至处于领军地位的三甲医院,则可由儿科医生和治疗师组成“跨专业”临床团队,为面临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障碍风险的儿童进行诊断性评估,并在确诊后提供个体化的干预治疗。
如果同仁们希望学习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语言沟通“筛查-全面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家长辅导-康复治疗”的全临床闭环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的系统性学习,也欢迎了解“美国培声DREAM-IT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临床专业资格培训”(针对0-3岁儿童),及“美国培声DREAM-C儿童语言障碍临床专业资格培训”(针对2.5-8岁儿童)。
答疑专家
孙斯扬
培声听力语言中心及其博鳌国际医学言语语言专业部门主管
英国认证言语语言病理师
Q3:自闭症的孩子需要做口肌治疗吗?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如果是单纯的自闭症,没有其他的障碍(比如通常会影响口腔肌肉肌张力的脑瘫、唐氏综合征等情况)的话,是不需要做口肌训练(non-speech oral motor exercises)的。患有语言发育迟缓或语言障碍的儿童,也不需要做口肌训练。即使是患有语音障碍的儿童,大部分都不是结构或肌肉的问题导致的语音问题,所以也不需要做口肌训练。
口肌训练,顾名思义,训练的是患者的口腔肌肉的能力。它的工作原理是患者的口腔肌肉强度不够,所以需要锻炼这些肌肉,比如通过吹气或者伸舌头等动作,让这些肌肉强壮起来。而单纯的自闭症的孩子不开口说话,和孩子的口腔肌肉的强度是完全没有关系的。自闭症的核心障碍是社交沟通障碍,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共同注意力、象征性游戏等方面的缺陷,这才是导致孩子语言发展落后的原因,因为孩子需要在大量的人际互动当中学会语言和沟通。因此,我们帮助自闭症的孩子学会说话和用说话来实现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沟通,是通过科学、有趣的互动来提高孩子的社交沟通能力、认知玩耍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等等,这些才是开口讲话最重要的前提要素。
虽然说话和口部肌肉的运动能力是相关的,但为什么只单纯练习口肌往往是无效的?国外已经有多个神经学的科研表明,当孩子在单纯运动自己的口腔肌肉的时候,和在说话的时候,大脑里工作的神经区域是完全不同的。这证明单纯让孩子做吐舌头和吹气的这些训练,根本不会让孩子的大脑意识到自己是在练习发音和说话,而只是单纯的在做肌肉的训练,所以也就达不到让孩子发音和说话的目的。
有一些孩子在经过口肌训练后,看似是会说话了,比如能发出几个音,但语言能力是涉及到交流的对象,交流的目的,以及情感的交互的,而不是单纯的发音。有些孩子在把嘴捏到某种形状后会发出某个音,但不知道自己应该在面对什么人、在什么情景下选择什么恰当的语言来交流。甚至,捏嘴的人不在旁边,孩子就基本不会说话了,可见这并不是真正用来交流的语言。
还有一些孩子,家长说经过几个月——几年的口肌训练开始说话了,但实际上,孩子本身的语言能力也在不断随着年龄提高。另外,也要是不是其他对孩子有帮助的做法起到了作用。就好比一个孩子参加了钢琴班和游泳班,最后学会了游泳,我们不会说孩子是因为钢琴课的音乐熏陶而导致孩子的游泳游的特别好。
回到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话题。我们刚才提到自闭症的核心障碍在于社交沟通,早期干预的核心之一是要让孩子对和其他人的互动感兴趣,把从物品的注意力尽可能多向人上面转移。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多次听到家长说孩子去参加口肌训练一直哭,因为他被捏嘴捏疼了,或者一直被迫坐在那里不停地拉舌头或是做吹气等训练。首先这会让孩子更加抗拒、甚至恐惧和他人进行互动。其次,这样总是让孩子哭和疼的强迫的训练方式不但不科学,而且在国外的话可能会被作为儿童虐待来起诉。哪怕是脑瘫等儿童的肌肉训练,可能也只是在训练后,孩子的肌肉有些疲劳,但强烈不建议外在施加很大的力量,在孩子非常抗拒和痛苦的情况下强迫儿童进行没有得到循证的训练。
最后,通常我们说话用到的肌肉强度很低,远远不及我们吃饭以及吞咽的时候用到的肌肉强度。如果孩子没有进食/吞咽方面的一些困难,则孩子通常不存在口腔肌肉的问题,自然也就不需要口肌训练。如果家长仍然非常希望听听医生对孩子这方面的判断,则请家长带孩子到儿童口腔科的医生那里问诊。
Q4:如何在幼儿园开展言语语言筛查?
在幼儿园里开展言语语言筛查是必要的,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发展是否处于适龄的水平,也可以对语言落后的孩子们提供及时的干预,也是基层儿童保健专业人士可以在幼儿园卫生保健指导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项目。
进行这一项工作,主要需要:
1.选择合适的筛查工具
2.培训筛查实施人员
3.定期进行儿童语言能力筛查
4.及时对筛查未通过的孩子进行转介
首先我们讲一下筛查工具的选择。由于孩子们通常要3周岁以上才能够入园,因此需要使用适合2岁半--8岁儿童的语言筛查工具DREAM-S。
DREAM-S的筛查对象既包括可能面临语言发展落后的儿童,也包含正常发育的儿童,而且年龄跨度中包含了入园和入学的年龄点,因此适合对园所里的所有儿童进行普遍筛查。
DREAM-S是中国大陆首个基于常模的普通话儿童语言能力筛查工具,包含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两个部分,考察孩子在词汇、句法和语义方面相较同龄人的发展水平,可以准确地筛查出语言发展落后于同龄人的儿童。整个过程仅需要10分钟左右,需要在平板电脑上和儿童进行操作。若园所需要开展DREAM S筛查,则可以由接受过相应培训的儿科专业人士每12个月为所有儿童定期进行。
筛查结束后,报告会提示孩子“通过”或“未通过”筛查。针对通过筛查的儿童,我们建议其每年进行再一次的DREAM S跟踪筛查。对于未通过筛查的儿童,我们建议接受全面的发育评估和DREAM-C诊断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干预。
-END-
下一次的直播答疑将于10月举行,请大家密切关注群消息。也欢迎同仁们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提交您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我们将在下一次直播答疑中和您交流。
如您希望回顾完整版专家直播答疑,
请扫描二维码进入培伴App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