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DLD,为什么数学对我来说这么难?
作者:培声听力语言中心



每个数字都有它的名字,比如“1”读作“yi”,“7”读作“qi”。
如果孩子面临词汇理解和记忆的困难,也会很难记住这些数字,尤其是双位数甚至三位数。

老师经常会在课堂上说“先把这些数相加,然后除以2”,或者“画一条直线,再标记出两点”。
这样的多步骤指令对一些DLD孩子来说,就像听天书一样,不知道从哪儿开始。

数学里有些词,比如“乘”、“除”、“倍”,在生活中不常用到,DLD孩子可能连这些词本身是什么意思都搞不明白,更别说做题了。

比如“如果小明有10个苹果,分给了小花2个,自己吃掉了2个,还剩几个?”这类应用题,对DLD孩子来说是双重挑战:不仅要理解句子的意思,还要把它变成数学公式。

数学课上,老师可能会让孩子解释自己的解题思路,或者和同学一起完成任务。
DLD孩子因为表达能力弱,常常会感到尴尬或害怕,这会让他们更不愿意参与。


数学不一定全靠脑子算。比如加法和减法,可以用积木、硬币等实物演示,或者画点点的方式来做。
让孩子用手摸一摸、数一数,学习起来更有感觉。

如果孩子看不懂题目,可以把它画成图。例如,“小兔子有10根胡萝卜,吃掉了4根”这道题,可以画10根胡萝卜,然后擦掉4根。
这样的方式既简单又直观,孩子也会觉得有趣。

现在有很多数学学习APP,可以用游戏化的方式教孩子数学。
例如一些拼图、配对游戏,既锻炼了逻辑思维,又能帮助记住数学词汇。

孩子可能不爱数字,但他们爱听故事。
比如,“有一群小朋友在分糖果,1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数学题情景化,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不要一下子要求孩子掌握很难的内容,可以从10以内的加减法开始,一步步增加难度。
每完成一个目标,就夸一夸孩子,或者给予适当的奖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数学课有时候会让DLD孩子感到特别挫败。家长需要耐心,多重复几遍,避免批评,而是多表扬孩子的每一点小进步。比如“今天你能做对这道题,已经很棒了!”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更有信心。

主动和老师聊聊孩子的情况,比如给孩子多一些时间完成作业,或者在课堂上用更多实物和图示教学。
老师理解孩子的需求后,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他。

购物时可以让孩子帮忙算找零;做饭时让他们量食材的重量;开车时数车牌上的数字……把数学融入生活中,孩子既能学知识,又不会有学习的压力。
